专业课一周有四堂,每堂课两个小时,在经贸一班内上课。
由于经贸系的人数实在是太少,像数学,语文,历史,政治等科目,就要跟其他系拼课,也就是所谓的大课堂。
这其中俄语,英语,日语,龙大都有对应的选修课,除主修专业必学外,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兼修。
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李华麟准备回寝室,就见走廊内,李素琴抱着教科书,对着他偏了偏头。
“老师,您有事?”
李华麟小跑着来到李素琴的身边,就见她转头就走,推开了办公室的门。
“坐。”
进了屋,李素琴将教科书放在桌子上,拿过暖水瓶给李华麟倒了一杯水,递到他的手里。
李华麟坐在椅子上,目光随着李素琴移动,顺便打量了一下办公室,
空间约十几平,窗户开着,屋内只有一张书桌,两个文件柜,还有用来工作和接待人的两把椅子。
除了这些,偌大的空间内,只有墙上挂着的相框,或许是屋内唯一的装饰物。
李华麟瞥了瞥相框,是个合照,上面很多年轻人,都穿着军绿色的军便装,其中就有年轻一些的李素琴。
“老郑十几年没主动联系我了,但为了你,他还是打了电话,语中满是对你的赞赏。”
“我很不理解,四大院校的邀请函都送到你家里了,你为何偏偏选择龙大!”
“别说什么冲着我来的,老郑的性格我了解,他绝对说不出这么无耻的话。”
李素琴坐在了椅子上,拿过教材翻阅着,
那不温不火的语气,看似平平无奇,却柔中带刺,令李华麟露出了尴尬的笑容。
他深吸了一口气,放下了杯子,起身对着李素琴弯腰一百八十度行礼,犹豫着道:
“大北,华清,复旦,大工,他们是名校不假,高,终点更高!”
“但群英汇聚的地方,往往是高处不胜寒,太内卷!”
“我这个人比较懒散,不喜欢有枷锁的生活,与其去重点大学做凤尾,不如在本科大学做鸡头!”
“另外,真是我的老师郑春雷先生,跟我推荐了您,他认为我跟了您,学到的知识未必会比名校差!”
随后在心中却偷偷补了一句:“我上辈子就是这学校出去的,对这学校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。”
李素琴闻,慢悠悠地合上书本,转头打量着李华麟,嘴角勾起一丝笑意:
“哦,内卷,这个词儿倒是蛮新鲜。”
“在主教楼的西边,那里有一座仓库,是龙大临时的图书馆。”
罢,李素琴在书中抽出一页书签递给李华麟:“这些书,能让你最快了解国内外的经贸框架。”
“平时多看看,有不懂得地方,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找我。”
李华麟拿过便签打量着,遂收进了帆布挎包里,再次对着李素琴行了一礼,离开了办公室。
李素琴目视李华麟离去,目光不经意间落到了墙头的相框上,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。
“这李老师可比郑校长难相处多了,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工业经济学商业会计国外经济学”
“好家伙,二十几本书,还抽空看,真是看得起我。”
“这么多书,一次性也借不出来啊”
离开了办公室,李华麟打量着书签,
见上面写了一连串的书名,都是跟经贸专业有关的书,零零总总的有接近三十本,国内外的都有,有的还需要翻译
但这些书名都按标注做了排列,分为好几个梯队,令李华麟挑了挑眉,心中不由猜测起郑春雷和李素琴的关系。
求而不得的情侣?始乱终弃的恋人?还是更为狗血的什么桥段?
“应该不能,郑校长今年都五十多岁了,这李老师才四十多,中间差着十多岁呢,应该不会那么狗血。”
七拐八拐,李华麟在主教学楼的西边空地上,找到一处孤零零的仓库,挠了挠眉毛。
这--≈gt;≈gt;就是龙大临时的图书馆?忒寒碜点吧?
推开了小铁门,迎面而来是刺鼻的粉尘,与一眼望不到边的货架,还有货架上那堆破烂一般的各种书籍。
铁门后有个红木桌,桌后有个躺椅,躺椅上躺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管理员,正翻看着卷了边的古籍。
听到开门声,对方淡淡瞥了一眼李华麟,继续看书,却喃喃道:
“一人最多借三本书,时限一个星期,用临时学生证明做登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