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节(1 / 2)
她不禁一怔,此话倒是不假,只是不是他们所想的那种不愉快。
或许是那日楚序未等自己就自行返京的事传出去了,所以大家都以为他们之间就差撕破脸了。
在旁边官员的注视下,高闻雁坦然地点了头。
“确实不怎么愉快。”
那官员笑了笑,笑声道:“难怪丞相今日告假不来。”
告假了吗?
高闻雁朝那位置看去,一时捉摸不透楚序在想什么,还是说,他只是单纯地不再想见到自己?
“圣上驾到。”
太监奸细的声音响起,百官登时安静下来,各自转正了身,恭候圣上。
按理说,高闻雁没有官职,应该站在殿外等候,可那太监却说圣上特许,令她站在高将军身侧。
高闻雁等了许久,才终于听见圣上提起了自己。
“高家女郎此番辛苦了。”
按着该有的礼仪,她规矩道:“臣女应该的。”
圣上又对着赞美了一番,说了好一些场面话,才直奔主题。
“算下来,这已经是第三次了。先是护送恭王,又是中秋宴护驾有功,接着又成功剿匪。”
“如此女子,不知我大宁还有谁可以配得上了。”
这话一出,高将军脸色蓦地一僵,知道这是圣上在给他暗示。
圣上笑呵呵地问:“你想要什么赏赐啊?”
未等高将军发话,高闻雁已回道:“臣女并没有什么想要的。”
“你可是立了大功,朕若不赏,岂不是显得朕很小家子气。”
“那,臣女斗胆求皇上一件事。”
圣上还以为这是高将军与她对好的话术,脸上不禁一喜,道:“说来听听。”
高闻庭“啪”地一声跪在了地上,诚恳道:“许多人都在关心臣女的婚嫁问题。”
“然而,臣女只愿随父兄前往边疆,杀敌报国,此生不嫁!”
话音刚落,引起满朝热议。
有质疑的:“女子便该嫁人生子,哪有出去抛头露面的。”
也有赞赏的:“女郎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!”
圣上的脸色十分难看,恶狠狠地盯着高将军,仿佛在说:这就是你给的答案?
于是高将军也跟着跪了下来,道:“臣无能。”
“臣常年在外,到底对底下两个小的疏忽管教了。二儿子心无大志,只想待在京城享乐,反而是女儿,不仅学成了高家的枪法,还有一颗报国的心。”
一席话,已经说得很明白了。
高家女儿和儿子的位置反了过来,虽然出去一个女儿,却也给圣上留下了一个儿子。
可圣上除了想要质子,更多的还是想要抱得美人归。
再说了,高闻庭虽留在京城,又不能给他生孩子,如何让两家喜上加喜?
高家人,可真是能得民心啊
圣上沉默不语,其他人便不敢接话。
“丞相怎么看?”
说完,圣上才想起来,楚序今日告了假。
此时,却有一个官员颤颤巍巍道:“回禀圣上,丞相告假前曾与臣道,若有涉及高家的决策,还请圣上一律不要考虑他的看法。”
“哦?为何?”
那官员犹豫着,回道:“丞相说……他已在风口浪尖,不想因此再被百姓视为眼中钉。”
意思是他还要脸面。
高闻雁在百姓中呼声很高,得知楚序在陇南与高闻雁不对付后,骂声几乎是一边倒。
连向来不在意这些的丞相都要回避,这也变相地提醒圣上了:民心难背。
要么一开始便不要允了高闻雁去剿匪,否则现下却区别对待,不肯给她应有的奖赏,如此确实会引起百姓的非议。
但谁能想到呢?
圣上本想着让她去顶一顶,待缓过这阵子再派人去接替她,届时再趁机提出纳她入宫,可谓很完美的计划。
谁知高闻雁本领过人,竟真把那山匪拿下了。
如此迅速地返京,还特别受百姓爱戴。
圣上的眸子愈冷,只轻飘飘道:“高家人,可真是能得民心啊。”
这话中的意味太浓,没有人听不出其中的意思。
半晌后,圣上却宛如没说过那句话一般,笑道:“朕的这两位爱卿,看来是不能和平共处了。”
虽然文安公主告诉过他,说楚序心悦于高闻雁,然而在陇南那么久,他的探子们给的情报都是:两人关系近乎恶劣。
比起文安,他更相信自己的探子。
毕竟文安为了楚序,可是干过不少荒唐事,说不准这也是她臆想出来的呢?
但楚序今日告假,究竟是怕了人言,还是真的在帮高家一把?
圣上眸光闪烁,只道:“我朝未有女子为官的先例,此事下朝后再议。”
下了朝,见高家父女脸色不佳,有不少官员围上来安慰。
↑返回顶部↑